5月9日至11日,第四届大学生曲艺周在青岛举办。我院选送的河南坠子节目《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凭借精湛的艺术呈现和深刻的精神内涵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并在青岛科技大学演播厅与上海戏剧学院、浙江省音乐学院等国内多所高校同台竞技,以精湛的表演赢得观众与专家高度赞誉。这是我院学生连续第二次登上全国大学生曲艺展演舞台,彰显了我院在非遗传承与艺术育人领域的显著成效。

河南坠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质朴的唱腔和叙事性见长。我院选送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以毛泽东诗词为蓝本,由河南坠子名家宋爱华作曲和唱腔设计、杨庆林编曲和配器,平顶山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王占军、刘秋阁指导,实现了传统曲艺与红色精神深度融合。节目通过坠琴、简板伴奏的铿锵韵律、抑扬顿挫的唱腔以及现代舞台设计元素,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历程与革命豪情。参演学生以扎实的唱功和饱满的情感投入,将诗词中“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坚韧气魄具象化呈现,多次引发观众热烈掌声,以非遗艺术赓续红色精神,让青春力量绽放曲艺舞台。曲艺专家评价:“节目既保留了河南坠子的原生韵味,又以青春视角诠释红色经典,为非遗传承注入时代活力。”

我院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实践,深耕文化沃土,构建了“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教学体系,践行育人使命。长期以来,学院深耕河南坠子非遗传承与美育实践探索,依托平顶山市“中国曲艺名城”资源,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将红色文化、非遗技艺融入专业教学。通过《摘棉花》《七律长征》等红色题材创作,引导学生以曲艺讲好中国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大学生曲艺周”是中国曲艺家协会创办的全国唯一的大学生曲艺展示平台活动,旨在为推动传统曲艺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与创新。活动吸引了全国40余所高校参与,涵盖相声、快板、鼓曲等多种曲艺形式。活动期间,我院师生还与其他高校团队开展交流,共同探讨传统曲艺在高校的传承路径,为传统曲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汇聚智慧与力量。

音乐学院将以两届曲艺展演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教学+实践+传承”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河南坠子等非遗艺术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努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为传统曲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高校力量,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