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院系首页 >> 党群建设 >> 党务工作 >> 正文
音乐学院师生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发布日期:2025/04/06  浏览次数: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音乐学院师生高度关注两会动态,通过网络新媒体多种渠道积极收听收看两会盛况。在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师生们围绕其中关于教育强国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反响强烈。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两会精神,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委书记潘刻科:春潮涌动千帆竞,击鼓催征正当时。李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犹如时代号角,既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国上下团结拼搏的辉煌成就,又系统擘画了2025年砥砺奋进的发展蓝图,既锚定方向又细化路径,既明确目标又鼓舞斗志,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擘画了战略坐标,让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平顶山学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音乐学院将紧扣两会精神脉搏,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秉持“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勇担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努力创作更多彰显民族精神、反映时代气象的优秀作品,以文化自觉书写艺术担当,在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传承民族音乐精髓、提升全民艺术素养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征程中主动作为。

音乐学院将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实际,抢抓中原地区高等教育振兴的历史机遇,积极打造中原地区高等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文化创新动能。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努力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独特的平院智慧与艺术力量。

院长程志奎: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对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令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全面发展人才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地方高校音乐学院的使命与担当。

两会对科技创新的着重强调,为音乐领域发展带来深刻启示。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学院未来发展规划中,我们将积极推动音乐创作与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鼓励师生深入生活一线、扎根人民群众,深度挖掘河南地域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元素,力求创作出更多展现时代精神、凸显中国特色与河南地域风貌的音乐佳作。同时,加大科研资源投入,全力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吸引优秀科研人才,提升学院在音乐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学院将以此次两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立足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通过举办各类音乐活动、开展曲艺文化交流等形式,为河南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推动中原文化走向更广阔舞台。

党委副书记姜星:2025年全国两会是我国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两会精神对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深远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这为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我认为应充分发挥艺术学科优势,将红色经典、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带领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文艺汇演、红色主题创作等实践活动,在艺术实践中培育家国情怀。同时,要关注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探索“AI +艺术”教育模式,培养兼具文化自信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副院长马利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我深感自豪,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取得的进步,为我们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展望2025年,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高瞻远瞩,我坚信这会为平顶山学院及音乐学院开拓出更多发展空间。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力。学院教师将秉持教育初心,提升教学质量,从基础理论到专业技能,从艺术鉴赏到舞台实践,全方位雕琢学生。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引入前沿音乐理念,加强校企合作、校际交流,让学生接触多元音乐文化,致力于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音乐人才,为文化艺术繁荣添砖加瓦。

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魏琳琳: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密切关注着两会动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其中提到的“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里。一方面,持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鼓励他们积极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中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精准帮扶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 ,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工党支部书记郭琳琳:作为高校音乐学院的一线教师和党员,我始终将两会精神作为指引教学工作的“指南针”。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领域的诸多热点议题让我深受启发,尤其是关于“美育教育深化改革”内容的论述,既为我的专业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也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两会强调“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程”,这让我开始深刻思索音乐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我尝试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课堂活动中,以《诗经》中的音乐为突破点,通过“钟鼓之乐”、“琴瑟合鸣”、中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等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构建起有关乐器与文化、乐器与历史的思维联觉,增强文化自信心,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当编钟的铿锵之音穿越时空回荡在教室,学生们从“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中,不仅听见了先秦礼乐文明的辉煌,更触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从中原礼乐中感悟家国情怀,从古琴曲《流水》中体会东方美学,从而实现“技”与“道”的深度融合。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更让美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灵。

通过学习两会精神,我更加明晰了党建工作不仅是思想引领的“方向盘”,更是教学创新的“红色引擎”。这让我更加坚信,教育公平不是“齐步走”,而是尊重每名学生的特性和谐演奏“交响曲”。同时,新时代音乐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培育“有根有魂”的文化传承者。未来,我将继续以美育为媒,以党建为舵,在琴弦上书写育人答卷,用音符奏响时代强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教工党支部副书记杜艳艳:两会胜利落下帷幕,释放出的诸多信号如熠熠星光照亮教育前行的道路,这些信号不仅是对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更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许。作为高校教师,我心潮澎湃,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

两会期间,美育被再次提及,更强调美育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深入挖掘美育元素,特别是将美育教育的意义、方法融入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法等课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将持续关注乡村音乐教育,积极配合学院的国培、支教、美育浸润、三下乡等活动形式,将优质音乐教育资源输送到乡村,助力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此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共识,而音乐教育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挖掘和传承传统音乐,推动音乐创新,加强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两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奋进的动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践行两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音乐教育事业,为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贡献力量。

22级音乐表演1班潘湘阳: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场盛会凝聚广泛共识、汇聚磅礴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国家发展与民生福祉明确方向,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两会聚焦国计民生,《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的重视,彰显了党和国家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的理念。“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为广大学生拓展成长空间,“统筹新技术应用与岗位转换,创造新就业机会”,给求职者带来希望。众多惠民政策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民幸福生活的庄严承诺。两会精神如明灯照亮前行道路。作为音乐学子,深受鼓舞,将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传递音乐力量,为新时代的中国奏响激昂动人乐章,以实际行动响应两会号召,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2级音乐表演1班杨芊祺: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战略部署,在音乐学院师生中引发强烈共鸣,彰显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深刻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我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以青春之我投身艺术创新主战场,以奋斗之我扎根基层实践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以青春之我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华章。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学校首页 |  教学工作 |  团学工作 |  招生就业 |  党群建设

版权所有: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未来路南段  邮编:467000  电话:0375-265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