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今天是:

音乐学院举办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成果推广会

作者: 时间:2025-09-19 点击数: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分享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的宝贵经验与丰硕成果,音乐学院于2025年9月18日下午4点,在音乐学院A105举办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成果推广会。

会上,郭琳琳、贾占伟两位老师就各自负责的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现场汇报,充分展现了学院在人工智能赋能音乐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郭琳琳汇报现场(摄影/王怡涵)

首先,郭琳琳汇报《人工智能赋能公共通识教育课程美育浸润的教学改革研究》的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项目的创新实践与成果。为了让公共通识教育课程中的美育浸润更具深度与感染力,项目团队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尤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与数字化呈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团队借助先进的 3D技术,成功实现了对许公宁编钟的高精度扫描,还原了编钟的外形结构与纹饰特征。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对编钟进行了现场测音与录音工作,完成了编钟展示软件的开发工作,通过直观、生动的数字化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编钟的历史背景、构造原理以及发声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研究团队为公共艺术课程制作了知识图谱,将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郭琳琳汇报现场(摄影/王怡涵)

随后,项目组成员贾占伟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高校音乐通识课改革与实践》的项目汇报。贾占伟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高校音乐通识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该项目紧密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音乐通识课的融合展开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升高校音乐通识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创新能力。在汇报过程中,马方方教师结合项目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音乐通识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与实施效果,为在场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马方方团队汇报现场(摄影/王怡涵)

此次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成果推广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充分展示了音乐学院在人工智能教改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也为学院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启发与共同进步。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此次推广会分享的优秀成果与经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自身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音乐学院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音乐教育融合的研究与投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学校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版权所有©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电话:0375-2657501 邮箱:yyxy@pdsu.edu.cn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 学校官微

  • 学院小微